研究成果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专著

专著

张书军 专著

 1,企业战略选择与绩效—衍生与集群情境下的验证

    作  者:张书军,苏晓华,代吉林 著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1    

   
    简介:中国经济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是历史上空前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引入和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过短暂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而向市场经济转型,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工程。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在市场中逐渐产生出真正的企业和企业家。企业家是市场化组织中的重要角色,是创造财富并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管理实践是在西方企业进入过程中通过直接的学习观察并结合中国本土情景和制度因素的创新过程,计划经济时期的记忆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可以观察到一个融合、学习、改造和创新的过程是这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国管理实践的主旋律。但同时另外一个旋律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声音,这就是来自于管理科学作为一个知识发展的力量在逐渐发挥作用,通过观察、研究和知识的扩散,管理学者和咨询专家等在执著地拓展结合中国特定情景的管理学知识体系,并寻求与管理实践紧密地结合。通过商学院的教育培训和科研体系,全球的管理学知识与中国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正成为企业家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预期,一旦企业家的管理实践和研究者的知识创造这两个旋律达到和谐共生的地步,中国的企业成长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战略管理
   
   作  者:(美)巴尼,赫斯特里,(中)李新春,张书军 著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1
 
   简介:本书是第一本用统一的理论框架来组织各个章节的战略管理教科书,与其他战略管理教材相比,本书具有如下优势:第一,本书是第一本由国内外学者共同完成的战略管理教材,既保证了与国际接轨,也具有众多中国特色的内容,更适合中国读者阅读。第二,虽然本书相对薄一些,但与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却只用不到一半内容相比,我们更希望本书使用者能用足用透本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本书涵盖了能通过VRIO框架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数不多的主题,这样做是为了鼓励真正的理解,而非机械的记忆。是否有助于读者的“真正理解”,是本书筛选战略分析工具的唯一标准。


3,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
    
    作  者:(美)巴尼,(新西兰)克拉克 著,张书军,苏晓华 译
    出 版 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7-1    
   
    简介:“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在过去15年已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主流学派之一。它讨论了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议题:为什么一些企业的绩效总是胜过其他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想家巴尼的视角,为该理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纵览。从广泛意义上说。《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提出了一个与迈克尔·波特全然不同的分析框架,更多聚焦于企业的竞争力和能力,而非在特定市场中的定位。    杰伊·B.巴尼是公认的资源基础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与德文·N.克拉克联合推出的深入研究该理论的第一本系统性论著。作者不仅讨论了该理论在研究、教学和实践中的应用,也介绍了此理论诞生的经济学根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管理思想的后续影响。


 4,社会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力研究
  
   作  者:代吉林,李新春,张书军 著
   出 版 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1  

   简介:企业集群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Porter(1998),Baptista&Swann(1998)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要高于非企业集群。Porter(1998)指出,集群的竞争力来自于集群内部资源的低成本流动,而各种网络关系则是推动资源低成本流动的重要原因,因而也是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虽然众多企业集群的文献对“社会网络”的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阐释,但多是从集群层面进行解释,而没有从集群最重要的主体一一集群企业角度去进一步剖析企业网络的构成及其作用,同时也缺乏实证检验。本书研究如下三个基本问题:集群企业社会网络是如何构成的?这些“社会网络”是否会影响集群企业竞争力?“社会网络”通过何种途径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一个集群企业网络、知识获取、组织学习、模仿创新与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和规范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