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专著

专著

李新春专著

 1,苏琦、李新春主编,公司治理、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作    者:苏琦,李新春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8月

 简    介:在我国,公司治理目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但这份关注大致局限为对西方理论的生硬沿展——照搬国外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或数据——经济管理学界缺乏自主创新理论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有不少西方学者也极为重视中国的公司治理,这些学者中的大多数未能尽晓中国的国情,他们在给包括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开的“药方”中事实上还是在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模型,其结局自然会引致错误的结论与观点,且无可避免会误导中国相当部分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德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南方日报社于 2005年9月29日联合举办了“公司治理、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践中德论坛。该论坛就公司治理的内涵、公司治理在国有、私营 (家族)企业中的作用、如何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国家如何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等课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书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从论坛所有投稿中有选择录用的14篇论文。

 

2,张玉利、李新春主编,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  者:张玉利,李新春 主编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8-1

 简    介:本书从创业活动过程的视角,以新创建企业和新事业为主要对象,阐述与创业活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将创业相关知识嫁接到大公司和现存企业,分析公司创业行为,将公司创业行为与新创建企业的个体创业行为进行对比;再进一步扩展到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创业,从中总结、提炼创业成功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引导读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实践,将创业精神变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至少是部分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3,伊·巴尼、威廉·赫斯特里、李新春、张书军,战略管理(中国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作  者:(美)巴尼,赫斯特里,(中)李新春,张书军 著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1

简    介:本书是第一本用统一的理论框架来组织各个章节的战略管理教科书,与其他战略管理教材相比,本书具有如下优势:第一,本书是第一本由国内外学者共同完成的战略管理教材,既保证了与国际接轨,也具有众多中国特色的内容,更适合中国读者阅读。第二,虽然本书相对薄一些,但与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却只用不到一半内容相比,我们更希望本书使用者能用足用透本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本书涵盖了能通过VRIO框架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数不多的主题,这样做是为了鼓励真正的理解,而非机械的记忆。是否有助于读者的“真正理解”,是本书筛选战略分析工具的唯一标准。

 

4,李新春、苏琦主编,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与成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作  者:李新春,苏琦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3-1

 简    介:中国经济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是历史上空前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引入和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过短暂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而向市场经济转型,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工程。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在市场中逐渐产生出真正的企业和企业家。企业家是市场化组织中的重要角色,是创造财富并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管理实践是在西方企业进入过程中通过直接的学习观察并结合中国本土情景和制度因素的创新过程,计划经济时期的记忆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可以观察到一个融合、学习、改造和创新的过程是这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国管理实践的主旋律。但同时另外一个旋律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声音,这就是来自于管理科学作为一个知识发展的力量在逐渐发挥作用,通过观察、研究和知识的扩散,管理学者和咨询专家等在执著地拓展结合中国特定情景的管理学知识体系,并寻求与管理实践紧密地结合。通过商学院的教育培训和科研体系,全球的管理学知识与中国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正成为企业家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预期,一旦企业家的管理实践和研究者的知识创造这两个旋律达到和谐共生的地步,中国的企业成长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书介绍如何有效结合企业的各种治理制度并使之产生更高的公司治理绩效是家庭公司治理不可忽视的研究范畴。本文的贡献就在于理论地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公司治理机制、探讨了怎样造就好的公司治理并作了必要的实证检验。

5,李新春、储小平、朱沆主编,民营企业成长研究报告——基于广东省民营企业的调研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作  者:李新春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3-1

简    介:《民营企业成长研究报告——基于广东民营企业的调研分析》是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创新平台“民营经济研究”课题组在2006年度研究基础上撰写的报告文集。本书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以为读者提供广东民营企业成长的面上认识和对热点问题较为深入的了解。主题一侧重广东民营企业成长的环境,分析了广东民营经济成长的政策环境、体制保障、金融支持体系和创业环境。主题二关注广东民营企业成长中的公司治理问题,对广东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与现状、企业的成长战略进行了调研分析,同时解析了广东民营企业企业家能力的现状与成因、经理人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主题三为广东民营企业成长方式,着重两个方面,一为自主创新发展,一为集群化发展。

 

6,李新春、胡晓红、姜岳新编著,私营企业成长与家族化治理——珠三角的实证与案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作  者:李新春,胡晓红,姜岳新 编著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3-1

简    介:运用理论与实证方法,结合政策与案例研究,本书针对珠三角私营企业成长与家族化治理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全书分为四篇,共十二章。在本研究中,编者们比较注重运用多种数据来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同时注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弥补单一研究方法的不足,并寻求研究结论的相互佐证。本书可供相关读者阅读或参考。

 

7,李新春、王珺、丘海雄、张书军主编,市场转型与中小企业成长——产业集群与家族企业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作  者:李新春、王珺、丘海雄、张书军等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1

简    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包括融资活动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现有文献对产业集群的生产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却很少关注产业集群环境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书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时,引入了集群环境变量,从宏观的制度环境、中观的集群环境和微观的企业自身条件三个方面入手来具体探讨产业集群环境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问题。

    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是指企业通过何种契约形式,在何种制度规则的约束下开展融资活动。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本书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需求一供给”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变迁的动态过程,揭示了不同状态下的产业集群环境对企业融资机制的影响。作者们通过对广东产业集群发展的案例和实证研究,提出并验证了我国内源型传统产业集群中企业融资机制变迁的三阶段假说。

 

8,弗兰克,霍伊、普拉莫蒂拉,夏尔马、李新春、朱沆著,家族创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作  者:(美)霍伊,(加)夏尔马,(中)李新春 等著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9-1

简    介:本书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先后阐述了家族创业基本理论;个人创业生命周期、家族创业生命周期、企业创业生命周期;产品、产业和经济周期;可持续发展与家族企业的资源管理;每个阶段的创业精神以及成功跨越创业生命周期等。本书还融入了包括真功夫、国美、万向、李锦记等企业在内的中国家族创业的精彩案例,力求使本书能更好地贴近中国读者的生活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