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战略与创业微观基础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4日至15日,“第五届战略与创业微观基础学术会议”在沈阳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沈阳市创新人才发展研究院承办。会议以“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微观基础”为主题,延续“小规模、闭门会、促交流”的特色,汇聚了众多知名学者与企业家,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开幕式:
凝聚共识,共启学术交流
开幕式由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贾建锋教授主持。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姜玉原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指出该会议已成为战略管理与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他强调,实现“三链”深度融合需从微观层面入手,期待会议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转化”全链条提供理论支撑。
贾建锋教授主持开幕式

姜玉原致辞
随后,会议举行了会旗发布仪式,由会议发起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于晓宇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炜文教授等共同揭幕。

主旨报告:
聚焦前沿,碰撞思想火花

主旨报告A由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于晓宇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探讨了“品牌情绪与企业成长”,指出情绪驱动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及企业科学管理品牌情绪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井润田教授围绕“支持企业成长的组织势效应”,分析组织势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作用机制。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汪旭晖教授则以“数据要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提出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路径。
在互动环节,吉林大学蔡莉教授、中山大学李新春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陈衍泰教授分别从本土研究价值、实践痛点及新构念测度等角度展开深入交流。
主旨报告B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炜文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衍泰教授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例,探讨传统商贸市场数智化转型的演化机制。大连理工大学孙玉涛教授聚焦学术衍生企业绩效困境,提出研究双元性对绩效的驱动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井润田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汪旭晖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焦豪教授围绕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管理体系变革等议题参与讨论。
主旨报告C由浙江大学杨俊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焦豪教授提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三种交互模式,揭示其运行机制。东北大学孙新波教授探讨AI赋能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与逻辑。
同济大学谢恩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孙玉涛教授围绕技术赋能、组织形态演化等议题展开对话。
专题报告:
多维深耕,深化细分领域研究
会议设置多个专题报告环节,覆盖研究范式、生态系统、人工智能、创新等多个细分领域,推动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
研究范式专题报告
由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韩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郭海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贺小刚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运周教授作报告。郭海教授以最优区分理论为例,给出数智时代中国自主工商管理理论建构的三步路径;贺小刚教授界定 “高质量导向的企业创新” 内涵,构建多路径理论框架;杜运周教授提出 “战略组态视角切换方法”,为企业打造竞争优势提供指引。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李雪灵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晋琳琳教授,分别从自主管理体系理论化建构、知识体系成果转化应用角度与报告专家交流。
生态系统专题报告
由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兰霞教授主持,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朱秀梅教授、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李雪灵教授、拓数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冯雷博士、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莉静教授作报告。朱秀梅教授以上海数据交易所为案例,揭示数商生态共演的三阶段机制;李雪灵教授提出 “AI4M” 研究范式,为 AI 赋能智能制造提供路径;冯雷博士分享智能体 AI 与产业融合的实践方案;王莉静教授拆解数智化能力,分析其与服务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外国经济与管理》编辑部宋澄宇主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辛冲教授,分别从 AI 时代研究转型、学术-产业创新闭环构建角度参与讨论。
要素流动与平台竞争专题报告
由安徽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曹港博士主持,中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关健教授作报告。关健教授以苹果 App Store 为样本,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平台所有者不同进入模式对互补者创新的影响,为平台生态治理提供参考。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曾宪聚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隽萍教授,分别从研究方法精进、因果识别强化角度与报告专家交流。
人工智能专题报告
由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叶文平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厚德书院执行院长崔淼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佳敏副教授作报告。崔淼教授以宝洁、高德为案例,提炼决策支持型 AI 的信任构建路径;张佳敏副教授划分三类 AI 部署架构,分析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与发展管理》编辑部周瑛主任、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吴建祖教授,分别从企业特性与信任关联、数理推导在管理学的应用角度参与讨论。
创新专题报告
由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闫佳祺副教授主持,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吴建祖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万国光教授作报告。吴建祖教授分析 TMT-AI 混合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效应;万国光教授探讨客户 CEO 两类好奇心对供应商创新的影响。大连理工大学崔淼教授、中南大学商学院傅颖竹博士,分别从研究情境拓展、矛盾机制挖掘角度与报告专家交流。
优秀博士生交流专题报告
由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赵若男博士主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梁宇畅、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祝树森作报告。梁宇畅从身份管理视角,探讨企业 - 社区界面的组织控制策略;祝树森分析 “三链” 融合对企业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的作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佳敏副教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贾迎亚副教授,分别从逻辑梳理、概念界定辨析角度进行点评。
闭幕式:
总结成果,传承学术使命
闭幕式由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孙新波教授主持。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于晓宇教授代表主办方,向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贾建锋教授及其团队致以诚挚感谢,对资深教授与前辈学者的长期支持、全体参会嘉宾的参与表示谢意。他引用马克思名言强调学术共同体应秉持 “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 的理念,愿与各界凝心聚力,推动工商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炜文教授回顾会议五届历程,指出 “战略与创业微观基础” 概念已在领域内广泛传播并深化,学术成果持续涌现,希望资深专家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年轻师生积极参与,共同构建中国自主的微观基础理论体系。
随后,于晓宇教授、李炜文教授及本届承办方代表贾建锋教授,向下一届承办方中南大学关健教授交接会旗。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贾建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垣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苏敬勤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魏江教授、北京大学张志学教授等五位未能到场的学术顾问,通过文字寄语分享对 “三链” 融合微观基础问题的独到见解。

会旗交接仪式
本次会议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聚焦战略与创业微观基础的前沿问题,深化了 “三链” 深度融合的理论体系建设,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和智力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