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观点丨李善民: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7月31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专场)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围绕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深入交流、凝聚合力。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知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省发展改革委等4个部门负责同志作回应发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代表省政府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具体要求。

 

会上,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企业研究院理事长、管理学院李善民教授表示,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政府谋划早,政策出台及时,培育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国家绿色工业园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李善民认为,当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呈现产品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的特点,产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广东具备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优势,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能够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生产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推动产能置换与产业重组,提升产业整体研发与绿色高效生产能力。”李善民建议,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开发面向制造业的跨领域、多任务智能体,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源,破解研发难题。


 

此外,结合扩大内需战略,加强消费中心建设,打造时尚地标,以需求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提升政策精准度,打通“政产学研用”链条,推动研究机构对产业深入研究,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交流,让科研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


 

学者简介

李善民,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企业研究院理事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和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作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学习。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和横向项目30多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实证研究》《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研究》《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案例》等专著及教材10多部,其学术成果多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司并购与重组、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获广东省政府授予的“南粤教坛新秀”称号、教育部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