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琦
荣休教师
电子邮箱:liangqi@nju.edu.cn
研究领域:空间经济、数字经济、产业经济、国际贸易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南京大学)。曾在英国EXETER大学学习经济学(该校经济学为全英五星级)。现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中山大学产业组织与管理(产业经济)博士点负责人,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协调人,中山大学国际商务专业负责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委,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管理科学部和地球科学部(地理学科)两部),国家教育部部级奖“蒲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评奖专家团成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空间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低碳专家库专家,中国低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产业转移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经信委)。
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英文版)、《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季刊》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摘数十篇;在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合著30余部,累计被引用4606次,其中专著《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被引用2026次(根据“读秀学术搜索”检索);《国际结算》(高等教育出版社)连续十五年被评为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首席专家,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认监委等部委项目,以及江苏省、广东省等省级重大招标课题等。
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三次获中国国际经贸领域最高学术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当届的最高等级),二次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南京大学、南京市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世界经济学会蒲山奖,亦获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首届‘粤木棉’杯奖”、“中山大学巾帼标兵”。
获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
教育背景
2002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论”(后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职业经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政府参事
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广东省政协优秀履职委员
曾任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教授课程
无
科研服务
近年来主持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项目
7.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重点项目
8. 国家发改委项目
9.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项经费研究项目
10.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
11.国家认监委十三五规划前期项目
12.国家认监委重点项目
13.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14.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基金项目
15.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16.广东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17.广东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18.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近年来致力于产业集聚理论与中国空间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要工作有:
1. 2002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论”(后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 2003年,在中国声誉卓著的百年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博士论文《产业集聚论》,本书于商务印书馆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四次印刷(其中2003年10月初印,因故印量少仅在学者之间传送而未在市场大量发行,所以引用者常用的是2004年版)。该书被引用1400次以上。
3. 2004年,《产业集聚论》获我国国际经贸领域最高学术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南京大学报》等报道)。这也是南京大学和江苏省第一次获安子介学术研究奖。
4. 同年,中国经济学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经济研究》发表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的书评“用主流经济学方法研究产业集聚——评梁琦教授著《产业集聚论》”(见《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5. 同年,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闻洁工作室的强烈要求,主持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原著:Masahisa Fujita , Paul Krugman and Anthony J. Ve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9。
6. 2005年,论文获我国国际经贸领域最高学术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
7. 同年,《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第1版。闻洁策划。该书在学术界迅速引起巨大反响。
8. 同年,在中国经济学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经济学季刊》(第4卷,2005(4))发表论文“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向国内经济学界介绍空间经济学。
9. 2006年,应《光明日报》之约,发表《空间经济学:多学科的融合与创新》(《光明日报》2006年7月7日,理论周刊“学科前沿”专刊,并附有“相关理论发展脉络”,且配有“编后记”),向中国学界和社会大众广泛介绍空间经济学。《新华文摘》以“空间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为标题转载( No.17,2006)。
10. 同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地理教学》(No.9,2006)以头篇文章转载《空间经济学:多学科的融合与创新》,中国地理学界开始关注中国经济学界对于空间地理的研究,空间经济学对中国地理学界产生影响。
11. 同年,《南京大学报》第928期(2006年9月20日)报道“我校梁琦教授‘空间经济学’创新研究引起学界关注”。
12. 2007年,《空间经济学:多学科的融合与创新》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见《光明日报》2007.1.16,光明网:http://www.gmw.cn 2007.1.16),被人民网、光明网、新浪网等全国各大网站广泛转载。
13. 200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2008年5月11日是南京大学“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30周年的纪念日),南京大学在全校评选三十年来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专著《产业集聚论》被评选为“南京大学文科改革开放三十年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14. 同年,保罗.克鲁格曼独享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应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和《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特别邀请,撰写“2008年度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学术成就评述”一文发表于《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11-12月,总第78期,P54-59),向中国学界和社会大众全面介绍和评述保罗.克鲁格曼的学术成就,并阐释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学术渊源。
15. 2009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分工、集聚与增长》。
16. 2010年,《分工、集聚与增长》荣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并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7. 2011年,在全国倡导发起并主持召开首届“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1)”,担任大会主席。这次大会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北四大名校联合发起,由中山大学和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两个国家一级学会联合举办,《经济学(季刊)》协办。中国经济学五大刊物到会。国际区域科学协会(RSAI)副主席(候任主席)Jean-Claude Thill教授等国外著名专家教授到会(这也是Jean-Claude Thill教授第一次来中国)。大会有来自国内外著名学者的11个大会学术报告,另有12个分会报告了180多篇学术论文。
18. 同年,中国再次购买版权,《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再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19. 2012年,《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总第45期)专辟“空间计量经济学专缉”,受邀担任专辑主编,并发表特邀主编的话---“空间经济学在中国”。
20. 同年,协助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筹备第二届“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2)”。这次大会在11月17-18日于浙江大学圆满召开,《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作者之一---日本京都大学腾田昌久先生到会做大会报告。
21.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再版《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2013年第1版
22. 同年,协助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筹备第三届“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3)”,大会于6月20-23日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作大会开幕致词及闭幕致词,并作特邀嘉宾报告。
23. 同年,国家社科规划办第一次为空间经济学设立重大项目“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担纲首席专家。该项目专家们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的经济学、数学领域以及人文地理学、生态学领域。
24. 同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成立空间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
25. 同年,《中国社会科学》N0.12 发表论文,论述“城市层次体系理论”,探讨户籍制度改革。
26. 同年,组织并全程执笔申报和答辩,中山大学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于2014年正式招生。
27. 2014年,第四届“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4)暨第13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担任本届大会主席。主持“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工作进展报告会。
28. 同年,在中山大学主持召开“全国国际商务本科教学研讨会”。
29. 2015年,第五届“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5)”,主办: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空间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承办: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担任本届大会主席。
在经济学其它领域的工作: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结算
经济增长、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学术服务
《经济学(季刊)》“空间计量经济学专辑”主编,第11卷第3期(总第45期)2012年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世界经济》等刊物匿名审稿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中国区域经济》等刊物编委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委员会委员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中心 兼职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生服务与公共服务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第23届“百歌颂中华”大型文艺汇演,蒙古舞蹈《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第18届“百歌颂中华”大型文艺汇演,藏族舞蹈《吉祥谣》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第19届“百歌颂中华”大型文艺汇演,新疆舞蹈《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第20届“百歌颂中华”大型文艺汇演,蒙古舞蹈《鸿雁》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2迎新晚会,工商管理系大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担任指挥。乐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局南海分局 友情助演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第三届教代会常设小组副组长
研究成果
经济学论文:(被引用数据根据“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
- Liangqi,Chenqiangyuan etc.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Labor Mobility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Urban Hierarchy,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36,No.2(2015)
- 梁琦,陈强远等,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36-59
- 宋小宁,陈斌,梁琦(通讯作者),区位劣势与县域行政管理费增长,《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32-46
- 陈强远,梁琦(通讯作者),技术比较优势、劳动力知识溢出与转型经济体城镇化,《管理世界》,2014年第1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 (专缉主编)梁琦,黄卓: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季刊)》,Vol.11,No.3(2012),1027-1036
- 梁琦,丁树等,总部集聚与工厂选址,《经济学(季刊)》,Vol.11,No.3(2012),1137-1166
-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1067-1086(被引用66次),亦为《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代译者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 梁琦,经济学应当向数学学什么,《经济科学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1期头篇文章,P5-11(被引用8次),《新华文摘》No.3(2007)全文转载,53-55
- 梁琦,2008年度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学术成就评述,《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6期(本文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特约文章),54-59(被引用5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 梁琦,空间经济学:多学科的融合与创新,2006.6.17,《光明日报》第10版理论周刊“经济学”专刊“学科前沿”(被引用1次),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链接文章。《新华文摘》改以“空间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为标题转载( No.17,2006)。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地理教学》(No.9.2006)以头篇文章转载
- 梁琦,论资源空间配置观,《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6-11,《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第3期10-15(被引用6次)(非一稿两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 梁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动态,《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5期,47-49(被引用18次)
- 梁琦,施小苏,中国对外贸易和FDI相互关系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839-858(被引用66次)第十三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第一名
- 梁琦等,比较利益理论再探讨——与杨小凯、张永生先生商榷,《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239-250(被引用17次)
- 梁琦,吴俊,财政转移与产业集聚,《经济学(季刊)》,2008年 第4期1247-1270(被引用13次)
- 许德友,梁琦,《贸易成本与国内产业地理》,《经济学(季刊)》,Vol.11,No.3(2012),1113-1136
- 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691-708(被引用1次)
- 钱学锋,梁琦,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经济学(季刊)》,2007年 第3期,969-990(被引用32次)
- 梁琦,分工、专业化与集聚,《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13-22(被引用28次)
- 梁琦,徐原,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兼论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48-56(被引用35次)
- 梁琦,王洪亮,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46-54(被引用18次,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52转载,复印期号200510)
- 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世界经济》,2003年第9期,29-37(被引用242次,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8转载,复印期号200311)
- 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32-40(被引用141次,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10转载,复印期号200503)
- 梁琦,丁树,王如玉,陈强远,环境管制下南北投资份额、消费份额与污染总量分析,《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44-65(被引用1次)
- 梁琦,产业集聚的均衡性和稳定性,《世界经济》,2004年第6期,获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奖,11-18(被引用47次)
- 梁琦,钱学锋,外部性与集聚:一个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07年第2期,84-96(被引用55次)
- 梁琦,李晓萍,吕大国,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异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2期, 16-25
- 梁琦,李晓萍等,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的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第6期,51-57
- 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统计研究》,2003年第9期,21-25(被引用286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3转载,复印期号200311)
- 梁琦,李忠海,马斌,东北制造业的优势在哪里,《统计研究》,2004年第3期,45-50(被引用9次,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107转载,复印期号200409)
-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梁琦等执笔,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5期,48-54(被引用35次)
- 周丰滨,刘文革,梁琦,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自生竞争力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63-69(被引用28次)
- 梁琦,R&D存储与发展中国家策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55-58,获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科学学会1998-1999年度学会论文二等奖(1999)(被引用13次)
- 梁琦,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35-38(被引用12次)
- 钱学锋,梁琦,测度中国与G-7的双边贸易成本——一个改进引力模型方法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53-61(被引用22次)
- 许德友,梁琦,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分析:1981~2007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119-139(被引用8次)
- 于津平,梁琦,不完全竞争行业最优外资规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98-106,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厦门)(被引用4次)
- 梁琦,图书馆阅览随机服务系统的研究,《图书情报工作》,1995年第5期,44-46(被引用1次)
- 梁琦,构建生态消费经济观——兼评我国适度消费理论,《经济学家》,1997年第3期,30-34(被引用19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13转载,复印期号199707);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1996年12月北京;获首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被收入《中国改革发展文库》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究会,团结出版社,1998
- 梁琦,黄利春,要素集聚、产业时空变动与城市层级体系——基于广东产业地理变迁的经验,《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特约稿件)
- 梁琦,陆剑宝,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广东、山西两地4个制造业集群样本的考察,《管理评论》,2014年第11期(第26卷)
- 黄利春,梁琦,要素流动与广东制造业的空间变动,《中大管理研究》,2013年第4期,34-55
- 梁琦,黄利春,要素集聚的产业地理效应,《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 梁琦,关于空间经济研究的若干认识,《广东社会科学》, 2010年第4期,5-11(被引用3次)
- 梁琦,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新理论解释,《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46-51(被引用29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C7转载,复印期号200403)
- 梁琦,对粤海债务危机处理的轮流出价模型中α的思考,《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2008年,122-127
- 梁琦,加速发展我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11期,39-41(被引用18次)
- 梁琦,亚洲金融危机对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1期,22-26(被引用18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9转载,复印期号199706)
- 梁琦,发展生态旅游贸易的战略意义,《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7期,61-64
- 梁琦,完善我国技术创新宏观管理体系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84-91,获中国管理科学院2000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被引用15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N1转载,复印期号199804)
- 梁琦,备用证与跟单信用证的比较,《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151-154(被引用2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52转载,复印期号200112)
- 梁琦,从生态经济看人类的食物消费——对生态消费经济的思索,《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38-42(被引用2次)
- 梁琦,产业区位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139-146(被引用9次)
- 梁琦,分工与集聚的理论渊源,《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70-76(被引用15次)
- 梁琦等,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61-66(被引用53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11转载,复印期号200304)
- 梁琦,论国际结算信用管理,《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26-30(被引用6次)
- 梁琦,国际贸易比较成本定义的基本刻画,《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41-44(被引用4次)
- 梁琦,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182-188
- 梁琦,论统计的两重性与统计活动的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37-39,获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8)
- 李群,梁琦,管理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51-55(被引用5次)
- 梁琦,论绿色消费与观念更新,《消费经济》,1995年第4期,15-16,获优秀文章著作证书,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究会,团结出版社等颁发(1997),被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团结出版社,1997(被引用5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51转载,复印期号199511)
- 梁琦,一种新的消费文化——生态旅游消费,《消费经济》,1997年第1期,35-38(被引用3次)
- 梁琦,论环境消费,《消费经济》1994年第5期,6-9(被引用4次)
- 梁琦,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R&D存储与溢出,《南方经济》,1999年第7期,获广东国际综观经济研究会1997-1999年度优秀论文奖(1999),32-34(被引用16次)
- 梁琦,产业集聚的市场因素考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51-57(被引用17次)
- 徐原,梁琦,中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汇率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62-69(被引用2次)
- 钱学锋,梁琦,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发展不平等吗——来自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进展,《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8-16(被引用2次)
- 张公嵬,梁琦,出口与企业绩效:主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33-39(被引用5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52转载,复印期号201005)
- 许德友,梁琦,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推拉力”分析——兼论金融危机对广东“双转移”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68-73(被引用6次)
- 许德友,梁琦,县域出口贸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财经研究》,2011年第5期,79-88(被引用1次)
-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梁琦、史会学、龚华平执笔,从四项指标看地区发展差异,《中国统计》,2007年第2期,23-24(被引用1次)
- 牟丽,梁琦,一种新的生产和集聚模式——生产分割研究的新进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年第3期,45-49(被引用3次)
- 钱学锋,梁琦,FDI、集聚与东道国利益: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 第8期,12-18(被引用9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52转载,复印期号200711)
- 梁琦,詹亦军,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期,56-62(被引用51次)
- 梁琦,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与集聚,《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1期,76-81(被引用80次)
- 梁琦,比较成本理论的数学描述与统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55-58(被引用4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11转载,复印期号199809)
- 梁琦,欧盟一体化过程给我们哪些启示,《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14-16(被引用4次)
- 梁琦,从空间集聚要素看距离的影响,《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21-25(被引用35 次)
- 梁琦,再造企业工程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38-41
- 许德友,梁琦,金融危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9期,28-34(被引用1次)
- 梁琦,从贸易支付方式看扩大出口与利用外资,《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获南京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64-69(被引用1次)
- 施建军,梁琦,长三角区域合作要打破“富人俱乐部”的思维,《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1-9(被引用3 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107转载,复印期号200712)
- 梁琦,从制造业看南京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90-94(被引用7次)
- 梁琦,张亚,对南京市科技市场的分析和建议,《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增刊,104-112(被引用1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N1转载,复印期号200301)
- 梁琦,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分析——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26-33(被引用10次)
- 梁琦,于津平,吴崇,民营企业生命周期融资规律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86-92(被引用8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22转载,复印期号200507)
- 梁琦,企业重构的效率意义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7期,65-72
- 夏正勇,梁琦,南京银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84-90(被引用2次)
- 梁琦,关于我国优势产业国际化的思考,《开发研究》,2009年第4期,59-62(被引用1次)
- 梁琦,女工再就业:难在何处,《新华日报》,A3版,1999.04.11
- 梁琦,戴春兰,中位数计算公式补遗,《统计与决策》,1996年第6期,37
- 梁琦,詹亦军,产业集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自长三角的证据,《产业经济评论》,2005年第2期,50-69(被引用9次)
- 梁琦,张春叶,陈鹏,广东省制造业集聚与扩散现状分析,《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第4期,12-39(被引用2次)
- 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1-21(被引用1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3转载,复印期号201101)
- 梁琦,泰坦尼克号的经济学象征意义,《书与人》,1998年第5期
- 梁琦,空间集聚的基本因素考察,《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被引用11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52转载,复印期号200402)23-28
- 梁琦,资源边际受益蕴含的统计信息及其运用,《统计研究》,1998年增刊
- 梁琦执笔,国家统计局《中国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研究》课题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及评估---中国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报告之一,《研究参考资料》,2006年第9期
- 梁琦等,我国制造业布局与西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课题研究系列报告之十,《研究参考资料》2003年第93期(被引用3次)
- 施建军,梁琦等,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研究,《奋进中江苏的软科学——1987-1997江苏若干重大发展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0;获第四次江苏省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统计局、省统计学会颁发(1996);获第三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颁发(1996);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1995)
- 孙斌,梁琦等,江苏省工业技术创新调查与分析研究,《奋进中江苏的软科学——1987-1997江苏若干重大发展中重大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0;获第三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颁发(1996);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1999)
- 许德友,梁琦,张文武,中国对外贸易成本:测度方法及决定因素--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衡量,《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6期,1-13(被引用5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52转载,复印期号201104)
- 梁琦,许德友,论Dixit-Stiglitz模型对新经济理论的贡献,《管理学家》,2010年第7期, 35-45
- 梁琦,90年代南京市技术市场统计分析,《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三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梁琦,从R&D存储看江苏技术创新与进口贸易的特点,《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二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梁琦,变量数列的一类描述指标-M分位数,《统计研究》1995年增刊
- 梁琦,什么是“一般比较利益说”――兼论学术研究规范问题,《经济发展评论》,2002年第2期
- 梁琦,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江苏科技》,1997年第4期
- 梁琦,冷哈耶克与热凯恩斯,《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第11期
- 梁琦,突破传统国际结算方式的藩篱——兼论出口信贷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作用,《生产力研究》,1999年第6期,21-28(被引用1次)
- 梁琦,国际贸易中的环保态势剖析,《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6期,46-49(被引用9次)
- 梁琦,利用外商投资的新思路,《生产力研究》,2000年第6期,17-18(被引用2次)
- 张荣刚,梁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证分析,《生产力研究》, 2007年第1期,135-136(被引用21次)
- 梁琦,产业集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自长三角的证据,《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50-69(被引用10次)
- 梁琦,南京市利用外资要变脸,《国际商报》,2000.08.16
- 梁琦,旅游:东南亚经济复苏的引擎,《外经导报》,1999年第8期
- 梁琦,在金融危机中泰韩旅游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江苏旅游通讯》,1999年第10期
- 梁琦,合作创新,形成我省技术创新竞争优势,《决策参考》,1997年第2期
- 梁琦,读者服务系统的最优监控,《江苏图书馆学报》,1996年第3期,P17-19
- 梁琦,对生态旅游消费的几点思考,《珠海潮》,1996年第4期
- 梁琦,企业如何制定阻击战略,《企业活力》,1995年第11期,9-10
- 梁琦,新产品市场开发最优生产投资决策探讨,《管理与效益》,1995年第2期,10-11
- 施建军,梁琦,统计学创新教学的尝试,《高教研究与探索(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专辑)》,1999年第1-2期
- 梁琦,雷建民,企业技术创新方法比较,《管理工程师》,1997年第6期,18-19(被引用1次)
- 梁琦,“可持续发展”与适度消费——对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的批评,《经济与管理科学》,1996年第3期,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入选论文(1996)
- 梁琦,哈耶克的哲学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反叛---读书随笔,《经济与管理科学》,2001年第1期
- 梁琦,备用证与跟单信用证的比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38卷第5期151-155
- 梁琦,经济学家看泰坦尼克号,《经济与管理科学》,1998年第4期
- 梁琦,试论生态旅游消费,《经济与管理科学》,1997年第1期
- 梁琦,再造企业工程-一股企业改革的洪流,《经济与管理科学》,1995年第4期
- 梁琦,比较成本理论的刻画,《经济与管理科学》,1995年第2期,55-58
- 梁琦,南京要推动利用外资方式的创新,《南京日报》第10版理论热线,2001.10.13
- 梁琦,开拓远程客运市场,发展国际旅游贸易,《今日商报》(环球经贸.经济运行版),1998.04.23
- 梁琦,对南京市利用外资的十条建议,《专家直言》,2001年第7期
- 梁琦,对南京市科技市场的分析和建议,《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增刊,104-112
- 梁琦等,展望电子商务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科技与经济》,2003年第5期,46-49
- 梁琦等,江苏省技术创新宏观管理分析,《科技与经济》,1999年第3期,15-19(被引用1次)
- 梁琦,孙孝科,国外再就业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科技与经济》,1999年第2期
- 陈金波,梁琦,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的技术扩散问题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17-20(被引用1次)
- 段会娟,梁琦,知识溢出关联与产业集聚,《软科学》,2009年第11期,9-12(被引用2次)
- 张荣刚,梁琦,从游离到参与:金融机构信用信息共享行为分析,《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61-71
- 张荣刚,梁琦,催化.搭桥.根植.外部性---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生态经济》,2006年第4期,119-121(被引用7次)
- 张荣刚,梁琦,信用悖论.信息传输.重复博弈---集团性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逻辑分析,《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1期,70-73(被引用13 次)
- 张荣刚,梁琦,系统构建.社会根植.即时传导---产业集群中的物流网络服务业成长分析,《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65-68(被引用5 次)
- 张荣刚,梁琦,社会资本网络:企业集群融资的环境基础与动力机制,《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51-54(被引用10次)
- 张荣刚,梁琦,我国银行间信用信息共享行为与征信体系构建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第1期,37-41,70(被引用9次)
- 耿利敏,梁琦,无船承运人与货代,《对外经贸实务》,2003年第8期,22-24,40
- 孙孝科,梁琦,南京市女工下岗原因与再就业对策探讨,《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4期,31-35
- 孙孝科,梁琦,南京市下岗女工与再就业现状的统计分析,《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42-46
- 梁琦,黄利春,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前沿》,2009年第10期,10-14(被引用4次)
- 吴俊,梁琦,市场潜力、FDI区位选择与吉黑两省的发展策略,《学习与探索》, 2010年第3期,161-163(被引用2次)
- 张公嵬,梁琦,中国内外资企业TFP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基于35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大管理研究》,2010年02期,1-25(被引用1次)
- 吴俊,梁琦,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经济论坛》,2009年第18期,18-21
- 黄忠平,梁琦,集群企业的学习与创新,《中大管理研究》,2007年 第4期,93-106(被引用3次)
- 段会娟,梁琦,地方化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论坛》,2009年第20期,20-22(被引用1次)
- 梁琦,马斌,王洪亮,南京制造业的优势产业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增刊,135-141(被引用3次)
- 彭志斌,梁琦,南京在长江三角洲的定位与战略,《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增刊,440-443
- 段会娟,梁琦,地方专业化、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论坛》,2009年第22期,21-23(被引用4次)
- 牟丽,梁琦,单一资源开发型城市不可持续之分析,《经济论坛》,2010年第11期,63-66(被引用1次)
- 梁琦,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江苏工业技术创新调查与分析研究》(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报告),1997
- 梁琦,高新技术园区的国际化之道,《中国财富》,2009年11月,东方财富网载:http://money.eastmoney.com/news/6155,2009111318582385.html
- Geying and Liangqi(2006), Empirical analysis on urbanization patterns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Spatial
Economy and GI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Vol.16, No.3,2006, Augus,P193-198(被EI检索) - Liangqi and Yujia,(2006),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Evidence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Published and Distributed by 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被ISTP检索)
- Liang Qi, Yu jia, Comparison of Regional Division o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with Concurrent Enlightenment on “Northeast China phenomenon”, “Management Sciences and Global Strategies in the 21st Century” May3-5, 2004, Macao, China.
- Yu jia, Liang Qi, The tendenc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Overseas R&D Investment of MNCs in China,Multinationals in China: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The Universal Press Limited.(2004); July 9-11,2004 Guangzhou, China
- Liang Qi, Tang jiajia, Comparative Studies of KFC and MdDonald’s strategies in China,Multi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in the New Economy, (2003),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672-682
- Liang Qi, Garry D.A. Phillips, A survey of TFP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the Chinese Economy 1979-1996, Working Paper in Economics(University of Exeter),1999, No.1
专著、教材、译著、合著:
- 梁琦 著,《分工、集聚与增长》,商务印书馆,2009,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 梁琦 著,《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3,2004,2005,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被引用1200次以上)
- 梁琦编著,《国际结算(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教育部)
- 梁琦编著,《国际结算(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教育部)
- 梁琦编著,《国际结算》(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教育部),在全国200多所大学普遍使用
- 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英文原版:Fujita, Krugman, Ver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England,1999。 Krugman独享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特别提及的Krugman的两部著作之一。(被引用147次)
- 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再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 梁琦,《国际结算与融资》,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999-2000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 2001.12(被引用36次)
- 梁琦,夏北成等著,《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践:以广东省为例》,科学出版社,2015
- 梁琦 等著,《空间经济:集聚、贸易与产业地理》,科学出版社,2014
- 梁琦主编,《空间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 梁琦等著,《从农业走向工业文明---花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 参著《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张曙光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 参著《民营经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辜胜阻等,科学出版社,2008
- 参著《“十五”计划回顾与“十一五”规划展望》(2005中国经济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 参著《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刘志彪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参著《大整合.大突破---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莫建备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参著《中国经济.重大决策始末》,沈立人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 参著《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化》,李南征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 参著《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研究》,赵曙明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参著《新经济下的企业跨国经营管理》,赵曙明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参著《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三辑)》,洪银兴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参著《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二辑)》,洪银兴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参著《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罗志军等,南京出版社,2001
- 参著《国际经贸管理》刘厚俊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参著《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新世纪南京发展论丛)刘厚俊 曾向东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 参著《新型工业化与南京城市发展》(新世纪南京发展论丛)曾向东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参著《奋进中江苏的软科学---1987-1997江苏若干重大发展问题研究》,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
- 参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吴树青,赵曜主编,团结出版社,1997
- 参著《中国改革发展文库》,团结出版社, 1998
- 参著《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王珺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 梁琦主审,《国际结算》(大连出版社,2008),“21世纪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在经济学其它领域的工作:
-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结算
- 经济增长、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被引量超过100次的论文有(检索自“中国引文数据库(CNKI)”):
- 梁琦 著,《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3,2004,2005,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被引用1469次)
- 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统计研究》,2003年第9期,21-25(被引用397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3转载,复印期号200311)
- 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世界经济》,2003年第9期,29-37(被引用 311次,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8转载,复印期号200311)
- 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32-40(被引用212次,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F10转载,复印期号200503)
- 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英文原版:Fujita, Krugman, Ver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The MIT Press, Cambridge, England,1999。 Krugman独享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特别提及的Krugman的两部著作之一。(被引用201次)
- 梁琦,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与集聚,《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1期,76-81(被引用108次)
- 梁琦,施小苏,中国对外贸易和FDI相互关系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839-858(被引用107次)第十三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第一名
-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1067-1086(被引用105次),亦为《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代译者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被全文转载的论文有:
- 陈强远,梁琦(通讯作者),技术比较优势、劳动力知识溢出与转型经济体城镇化,《区域与城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管理世界》2015年第3期
- 梁琦,图书馆阅览随机服务系统的研究,被俄罗斯Informatika, Vypusk RJ,(in Russian, in English), 1996, No.7转摘( Liang Qi, Research on the Library Random Service System),原文载于《图书情报工作》(中科院情报所所刊)1995年第5期;入选《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编写委员会(1996)
- 梁琦,经济学应当向数学学什么,《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经济科学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1期
- 梁琦,克鲁格曼学术思想的渊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原标题为“2008年度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学术成就评述”,原文载于《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6期
- 梁琦,论资源空间配置观,《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第3期
- 梁琦,王洪亮,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对外经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
- 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国民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
- 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世界经济导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世界经济》2003年第9期
- 梁琦,构建生态消费经济观——兼评我国适度消费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1997年第7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经济学家》1997年第3期
- 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工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统计研究》2003年第9期
- 梁琦,李忠海,马斌,东北制造业的优势在哪里,《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统计研究》2004年第3期
- 梁琦,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新理论解释,《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 梁琦,加速发展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旅游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1997年第6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11期
- 梁琦,完善我国技术创新宏观管理体系的思考,《科技管理与成就》(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 梁琦,备用证与跟单信用证的比较,《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 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理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 梁琦,比较成本理论的数学描述与统一,《理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
- 梁琦,论绿色消费与观念更新,《商业经济、物资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1995年第3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消费经济》1995年第4期
- 梁琦,张亚,对南京市科技市场的分析和建议,《科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增刊
- 梁琦,于津平,民营企业生命周期融资规律探析,《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 梁琦,空间集聚的基本因素考察,《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张公嵬,梁琦,出口与企业绩效:主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国际贸易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 钱学锋,梁琦,FDI、集聚与东道国利益: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8期
- 施建军,梁琦,长三角区域合作要打破“富人俱乐部”的思维,《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7年第12期头篇文章全文转载,原文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9期
- 张荣刚,梁琦,系统构建.社会根植.即时传导---产业集群中的物流网络服务业成长分析,《物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
- 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工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
- 张公嵬,梁琦,出口与企业绩效:主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原载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 许德友,梁琦,张文武,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与决定因素——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衡量,《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原载于《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6期
- 梁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动态,《社科信息》2000年第1期转载,原文载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5期
- 梁琦,产业集聚的均衡性和稳定性,被收入《世界经济前沿问题报告NO.1》(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奖论文集),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原文载于《世界经济》,2004年第6期
- 梁琦等,比较利益理论再探讨——与杨小凯、张永生先生商榷,被收入《中国经济学-2002》,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汪丁丁执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原文载于《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 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被收入《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1978-200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原文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 梁琦,资源空间配置与全面可持续发展,被收入《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汇编 抓机遇 强特色 科学发展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第II 篇 辅导报告,中山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编,人民出版社,2010
-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被收入《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团队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原文载于《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
荣誉:
- 2010,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 2005,第十三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 2004,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 2006,“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唯一 一篇)
- 2015,2012-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类)
- 2011,2008-2009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
- 2008,“南京大学文科改革开放三十年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
- 2012,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2007,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2002,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2007,论文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 2004,“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奖”
- 2005,“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 2004,“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 2001,1999-2000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
- 2003,南京市第七次(2001-200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
- 2001,南京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
- 1998,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2004,第四届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1998,首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01,新世纪全国技术市场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
- 2000,中国管理科学院2000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
- 1999,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科学学会1998-1999年度学会论文二等奖
- 1997,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究会优秀文章著作
- 1996,论文入选“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
- 1996 , 第三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5,江苏省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2013,中山大学第七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3,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6,《国际结算》南京大学精品课程
- 1996,南京大学商学院“江隆教学奖”
- 1994,南京大学商学院“双元教学奖”
- 2015,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 2015,广东省首届“粤木棉”杯奖
- 2012,“中山大学巾帼标兵”
参著著作获奖: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颁发,2009
-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