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学公开课丨管理学院张俊生教授:商学之美、之重、之趣、之挑战

3月24日下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开设2021级经管大类专业导学公开课。管理学院高级学术主任张俊生教授以“商学之美、之重、之趣、之挑战”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专业导学公开课。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谢曼华、本科教务办公室的老师和2021级经管类实验班学生共同参加。

 张俊生教授带来导学公开课

 

张俊生教授以Auguste Comte的实证主义开篇,指出现代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核心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无异,基本原则都是坚持科学观。而后他简要回顾了商学的发展历史,并从商学的美学意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研究的趣味性、当前面临的挑战等四个方面做了阐释。

 

在商学之美部分,张俊生教授提出,优秀的商业理论与模型普遍具有“优雅”的特征,即能很好地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同时保持形式简洁。商学的美在于其能用优雅的理论、逻辑和工具解释和优化世界。

 

在商学之重部分,张俊生教授以有限责任制度对人类创新的贡献、国际会计准则对全球化发展的作用为例展示了商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他通过对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名著《贸易打造的世界》的解读,提醒同学们把握商学话语权的重要性。此外,他着重讲解了钱学森的观点“研制导弹,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钱学森在《文汇报》发表的重要文章《组织管理的技术》的重要意义,突出了大科学家视角下的商学重要性。

 

在商学之趣部分,张俊生教授以《吕氏春秋》和Richard Titmuss对如何激励人的不同观点以及自然科学在当前商学研究中的有趣应用为例,向同学们展现了商学研究的趣味性。

 

在商学之挑战部分,张俊生教授通过创新、伦理和研究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商学所面临的挑战。他引用钱学森在《大学要有创新精神》一文中的观点“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提醒同学们创新的重要性。

 

在公开课的最后,张俊生教授为同学们推荐了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二十部商业论著,供同学们进一步阅读。

 

在提问环节,现场同学分别就商科当下遇到的瓶颈和未来的发展进行提问,张俊生教授一一回应,以案例和故事的方式启发同学们进行深入思考。

最后,郑颖副教授对张俊生教授的精彩公开课表示感谢,她还分享了自己在本次导学公开课的收获,并勉励同学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导学公开课圆满结束。

郑颖副教授作总结

 

 

张俊生教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主编,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

 

学生感想

通过张俊生教授此次公开课,我认识到创新与商学是息息相关的,创新推动商学的发展,商学的发展促进创新。商学创新与社会各领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当下商学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富有挑战。发展商学并使之推动时代发展,是我辈应尽之责。

——经管类实验班一班 杨博铉

 

创新无处不在,美学如影随形。商学不是一场场利益博弈,而是一种种优雅象征。会计借贷法,让我们看到了公司事务的理性逻辑,帮助我们让管理运营井井有条;欺诈三角形,让我们拥有了洞悉商业漏洞的本领,维护了市场的有序经营;有限责任制,让公司组织发展壮大,让思维创想肆意迸发……作为中山大学商科学子,我们要在社会洪流中明辨是非,在科学研究中敢于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管类实验班一班 李欣航

 

张俊生教授通过分析商科发展历史中的重大关键时间与成果,阐释了何为“商学之美、之重、之趣、之挑战”。他用独特的角度带领我们重新审视所学习过的知识、熟悉的人物故事,从中了解商科不一样的美——将复杂的世界用优雅精致的语言表现出来,使世界更加清晰整洁;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商科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作为一名商科学子,我会谨记教授的教诲,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迎接挑战。

——经管类实验班一班 李瑶

 

听了张俊生教授的讲座,我充分领略了商学的魅力所在。商学的诸多定理和模型,简洁而富有解释力,清晰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运行规律。经过这次专业导学公开课,我不仅增进了对商学的了解,更对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当下中国面临高新技术“卡脖子”的问题,突破技术瓶颈,成为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商科学子应当运用好管理学的知识,为中国的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经管实验班二班 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