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民副校长讲授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十四五”规划》 专题党课
2020年12月9日,中山大学副校长、管理学院李善民教授在善思堂M202会议室为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讲授《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十四五”规划》的专题党课。我院党委书记谢曼华同志、副书记周晶同志等50余名党员参加了本次党课学习。
专题党课以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为主要内容,李善民副校长分别就“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十四五”规划建议汇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成果、“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期的新特征等方面对《“十四五”规划建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
李善民副校长首先列举了“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他强调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党的坚强领导、制度优势和人民力量。他指出,《“十四五”规划建议》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汇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多次修改审定文件稿,进行战略谋划,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
同时,李善民副校长为各位党员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期的新特征: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他要求党员们要辩证地认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既要善于顺势而为,会开顺风船,又要勇于逆势而上,会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
李善民副校长强调,《“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即处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指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接着,李善民副校长带领各位党员解读了建议中“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最后,李善民副校长指出,《“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都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有很多创新的思想和重大的举措。他勉励全体本科生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结合所学专业,认真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本次主题党课促进了我院本科生党员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十四五”规划的深刻把握。本科生党员们一致表示,作为青年学生骨干,一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学校提出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刻苦掌握真本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