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思观点丨韦立坚:在香港发行超主权数字稳定币可以促进国际支付结算和数字资产交易
2025年夏天,稳定币的热度居高不下。金融机构分析师不断撰写相关研究报告、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爆炒”概念股、国内多个城市发布风险提示……
创新与风险相伴。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让稳定币合法后,其他国家和地区究竟是跟进还是拒绝,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稳定币为何大热?带着一系列问题,天津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韦立坚教授。
法定货币稳定币会取代法定货币吗?
“作为香港数字资产的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港元稳定币未来主要应用于跨境支付和数字资产交易等场景。而港元本身则主要用于线下流通。在短期内,两者是互补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韦立坚教授分析称,从长期看,如果有一种稳定币的交易规模超过港元,大家也更愿意在各种场景中使用这种稳定币,那么其对港元就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了。
境外机构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会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除了港元稳定币外,外界对于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都抱着期待。
“假如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规模不断扩大,这会对跨境资金监管造成一定的压力。”不过,韦立坚也认为,若在香港适度发行锚定离岸人民币及相关资产的稳定币,这不仅能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还有助于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此外,还可以考虑发行‘超主权数字稳定币’,比如由我国央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央行在我国香港成立类似亚投行那样的机构,联合发行锚定一篮子离岸法定货币的稳定币,用于国际支付结算和各种数字资产交易。其既有央行的信用背书,又有稳定币的全部特性,会是信用等级最高和流动性最好的稳定币,可成为不同稳定币之间的交易媒介。”韦立坚说。
如何看待各类稳定币的发展前景?
近期,北京、深圳、苏州等多地发布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比如,苏州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办公室发布风险提示称,一些不法机构积极炒作稳定币等热点概念,利用社会公众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不足的特点,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通过发行或投资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其强调,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的机构,不具有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编造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投资项目,公开宣传并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如何看待各类稳定币的发展前景?据韦立坚介绍,稳定币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跨境支付和数字资产交易等。“稳定币能提升数字资产的流动性。”他说。

学者简介

韦立坚博士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投资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新锐学者,担任管理学院学术主任(负责大数据管理行为与决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山大学-善思开悟AI创新赋能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大湾谷风险管理技术实验室执行主任、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兼教研室主任,系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和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担任《数智技术研究与应用》执行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金融科技、智能投资和金融风险管理。主持多个国家级项目,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成果入选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为国家及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多个政策建议并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