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5)成功举办

 

      11月7-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管理世界》杂志联合主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和陈瑞球亚太案例开发与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5)”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善思堂国际会议厅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理论构建”为主题,涵盖主题报告、工作坊、分论坛、圆桌讨论和期刊介绍等多种形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海内外120多所院校的40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这一盛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教授及《管理世界》编辑部副主任蒋东生教授为论坛致开幕辞。台湾大学的Carol Hsu教授、汇美集团的方建华董事长、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Ping Li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毛基业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题报告。此外,复旦大学的卫田副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的Li-Qun Wei教授和Michael N. Young副教授,及耶鲁商学院的学者Jean Rosenthal应邀做了工作坊的专题报告。

      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107所院校和企业共计194篇参会稿件。经过匿名评审后收录论文集105篇,录取率为54%。其中案例研究及质性研究85篇,教学型20篇。分论坛报告案例研究及质性研究37篇,录取率为19%;圆桌讨论案例研究及质性研究48篇,录取率为25%。我院师生有近百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其中,李新春、吴能全、于洪彦、周延风、汤光华、傅慧、何云、梁剑平等老师担任了分论坛和圆桌讨论的主持人。

      我院周翔、李芬香、吴能全的论文“从社会网络中心到O2O双元网络协同:传统中间商的互联网转型升级研究——基于海印地产和商联支付的双案例研究”,及谢康、吴瑶、肖静华、廖雪华的论文“企业互联网转型:如何实现‘凤凰涅槃’?——战略风险视角下突破组织惯性的多案例研究”等7篇研究型案例论文被评为本届论坛的最佳论文。中国人民大学的葛建华、中山大学的吴瑶和内蒙古大学的彭长桂被评为本届论坛的最佳审稿人。
 


合影留念


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5)”最佳论文名单(研究型案例)
1、《温和改善的实现:从资源警觉到资源环境建构——基于四家“中华老字号”经验研究》
      郭会斌  河北经贸大学
2、《再话铁笼: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同构焦点的选择》
      魏江、王诗翔、杨洋  浙江大学
3、《CEO如何促进高管团队的行为整合——基于社会结构理论的解释》
      成瑾、白海青、刘丹  厦门大学
4、《创业企业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内容创新?——基于“网络—学习”双重机制的跨案例研究》
      杨俊、云乐鑫、张玉利、薛红志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5、《从社会网络中心到 O2O 双元网络协同:传统中间商的互联网转型升级研究——基于海印地产和商联支付的双案例研究》
      周翔、李芬香、吴能全  中山大学
6、《企业互联网转型:如何实现“凤凰涅槃”?——战略风险视角下突破组织惯性的多案例研究》
      谢康、吴瑶、肖静华、廖雪华  中山大学
7、《传承还是重塑?本土老字号品牌活化模式与机制研究——基于品牌真实性与价值迁移视角》
      许晖、张海军、冯永春  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