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毛蕴诗:推进供给侧改革要强调创新驱动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最关注的是供给侧改革话题。这也是今年两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在毛蕴诗看来,长期以来推动经济增长忽视了供给侧对需求实现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目前国内低端领域产能过剩,高端领域却产能不足,同时还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配套机制。“举个例子,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仍然依赖于进口。不仅如此,自2011年以来,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发明专利申请国,但专利的质量不高,我国自主研发的江淮D19TCI、长城TCI等发动机依然要向德国博世缴纳高昂的专利费。”毛蕴诗说。他还关注到产能过剩、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据BP公司统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有66%是煤炭,2014年我国每万美元GDP能耗为4.1吨标准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经合组织国家的2.62倍。”

      
      毛蕴诗建议,推进供给侧改革要强调创新驱动,在认识和观念上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动性,营造多元化创新创业体系,同时企业应加大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培养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改变我国制造业受制于人的局面。他特别建议要鼓励中小企业、独立发明者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例如空调、喷气式发动机、玻璃纸、摘棉机、直升机、石油裂化等。独立发明者和专门研发机构的发明(由大公司开发)的产品包括钛金属、含铬彩色胶卷、涤纶、高速复印机等。”


      针对产能过剩、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毛蕴诗建议,可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制度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环节鼓励企业全方位低碳环保;同时淘汰一批亏损严重、以信贷资金和财政补贴为生的僵尸企业,减少无效供给。

      新闻链接:http://news.southcn.com/zhuanti/2016lh/voice/content/2016-03/01/content_143248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