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



【活动时间】  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15:00-17:30
【活动地点】  中山大学怀士堂(小礼堂)报告厅
【主办单位】  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会议议程】

主持人:李广众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财务与投资系主任)


15:00-15:10   致欢迎辞:李仲飞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15:10-15:20   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致辞
马蔚华先生(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前招商银行行长)


15:20-15:30   介绍中国软科学奖及获奖成果
樊  纲先生(著名经济学家、软科学奖评委会召集人)

15:30-15: 40  VCR播放:第四届(2013年度)中国软科学奖情况

15:40-16:40  获奖者就获奖成果演讲


贾  康  《从资源税改革和电力改革看全局》


陈诗一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经济的双赢发展》

16:40-17:20   圆桌论坛
主题:互联网金融
嘉宾:马蔚华、贾康、陈诗一与李仲飞
主持人:李广众

17:20-17:30   会议总结并宣布会议结束


【会议背景】
      2013年11月6日,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奖在北京揭晓。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分别凭借《我们应当如何防范冤假错案》、《从资源税改革和电力改革看全局》荣获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奖;每一位获奖者得到基金会发给的20万元人民币奖金。
      除以上两项研究获得第四届(2013年度)中国软科学奖之外,评委会为了纪念研究成果符合评选条件且有重大影响,但现已去世的学者,特别设立了荣誉奖,本届荣誉奖授予陆学艺教授。此外评委会还评选出两项专项奖,分别是专业研究奖:陈诗一的论文《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前沿探索奖:涂子沛的专著《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每一位获奖者得到基金会发给的5万元人民币奖金。
      按综研基金会惯例,基金会每年组织获奖者到一至两所国内知名大学举办学术活动。前几届已与深圳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获奖者成果报告会,获得较好反响。
      今年基金会与中山大学联合举办报告会。

【会议目的】
      宣传获奖成果及获奖者,宣传软科学成果的社会价值,引起学界对软科学成果及软科学事业的重视;
      在大学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提高师生对软科学研究的兴趣;
      宣传软科学发展基金会及中国软科学奖,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演讲嘉宾简介】

贾康—— 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奖获得者

      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出生,在中学时期曾随家庭由北京迁往湖北沙洋“五七干校”参加生产劳动,1970—1973年在福字六O五部队任战士,1973年至1977年在北京矿务局机电修配厂任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学习获学士学位,后考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留所工作至今。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安徽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等校特聘教授。1988-89年曾入选美国亨氏基金项目在匹兹堡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先后多次应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是2010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财政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和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陈诗一——第四届中国软科学专项奖—专业研究奖获得者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德国洪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同时任复旦大学生态环境人文社科领导小组组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政策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建的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联席所长、复旦气候变化丁铎尔中心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届理事以及CSSCI收录期刊《世界经济文汇》编辑。入选复旦大学卓识人才培养计划(2011)、上海市领军人才(2012)、上海市浦江人才(2007)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金融问题研究等。在Quantitative Finance、Journal of Forecasting、The World Economy、China Economic Review、Energy Policy、Economic System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国内外一流经济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次被转载和引用。曾在第8届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世界大会(SETA2012)、第10届世界经济学大会(ESWC2010)、第56届国际统计学协会年会、第14届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远东分会等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报告入选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简介(主页:http://www.szssdf.org

      本基金会是由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同志从加强软科学研究、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倡议,由中石化、宝钢、中石油、中海油、华侨城、中广核、招商银行、大连实德、综合开发研究院等9家机构捐赠发起,于2007年7月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资金3300万元。其宗旨是支持和推动软科学建设和发展,为经济研究的发展和经济与社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公共政策研究和建设和谐社会奉献力量。主要资助公共政策研究、中国智库论坛、评选中国软科学奖。
      基金会成立以来,重点资助有关经济特区、城市化、低碳文明、开放问题、中国模式与制度等公共政策研究,由人民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研究成果35本。
      资助举办13场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的“综研基金?中国智库论坛”及报告会,结集出版《2009:中国应对金融危机》、《2010:低碳城市在行动》、《2011: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与抉择》、《2012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国产业升级》。
      本基金会重点资助项目是设立并评选中国软科学奖。由基金会理事会设立软科学奖评选委员会,聘请专家独立评选。每年4月本基金会开始接收社会各界推荐软科学研究成果,9月评选出不超过3项软科学奖(每项奖金20万元)及5项专项奖(每项奖金5万元)。

----------------------------------------
【报名方式】

1、通过邮件报名:发送标题为“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姓名+单位/学校+手机号码”的邮件至sysbspr@mail.sysu.edu.cn

2、通过新浪微博报名: 私信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姓名+单位/学校+手机号码”

3、通过微信订阅号报名:搜索微信号“sysbs1985”或扫描二维码,发送信息“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姓名+单位/学校+手机号码”
          



附:历届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一、首届(2010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蔡  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
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
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
提名奖奖获奖者及成果:
许兆君、柏晓东、张晓梅、王显义:《中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中国技术前瞻报告——国家技术路线图研究》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二、第二届(2011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
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等:《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2010》
中国软科学奖专项奖获奖者及成果:
公民参与奖:吴君亮的《预算公开一小步 国家前进一大步》
社会实验奖:廖晓义的《以乐和家园理念建设低碳乡村》
深度调研奖:黄速建,王钦的《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中英文)》
专业研究奖:杨灿明、孙群力的《中国隐形经济问题研究》
政府治理奖:陈宗胜,陈根来所著的《引领全球的声音》

三、第三届(2012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政策研究与试验”
马军及其团队:“中国水污染地图数据库”
中国软科学奖专项奖获奖者及成果:
前沿探索奖:喻国明的《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
专业研究奖:徐勇的《战后琉球政治地位之法理研究与战略思考》

四、第四届(2013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中国软科学奖获奖者及成果:
贾  康:《从资源税改革和电力改革看全局》
中国软科学奖专项获奖者及成果:
荣誉奖: 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前沿探索奖:涂子沛的《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
专业研究奖:陈诗一的《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