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影响力·中国”秋季峰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9月11日下午,由我院携手《时代周报》打造的“影响力?中国”秋季峰会在我院国际会议厅成功举办。本次峰会邀请到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 Phelps)教授、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教授及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向松祚教授、丁力教授作为演讲嘉宾,围绕“创新力与新常态”的主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主题演讲及圆桌对话。

      论坛开始,时代传媒党委书记金炳亮及我院执行院长、特聘教授李仲飞进行了开幕致辞。随后,国内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向松祚教授进行了《四个大难题和两个答案——为什么全球生产力增长持续放缓》的主题演讲。向教授提出了“为什么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持续放缓”“为什么在金融资产不断扩张的同时真实资本的形成却在下降”“为什么当今全球的真实利率一直在下降”以及“菲尔普斯难题”等四大难题,并就其中部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我院执行院长李仲飞教授致欢迎辞


      接下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当前的形势与改革的使命》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今后的发展模式应该从“以地为本”转变为以人的创新为本。针对改革的红利问题,他提出,效率与公平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公有制基础上可以做到统一,今后改革的重点应在于政府及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改变目前“企业型政府”及“政府型企业”的现状。
 


向松祚教授和丁力教授发表精彩演讲


      紧接着,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教授以《中国在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型》为主题给大家进行演讲。皮萨里德斯教授认为从目前中国人接受教育的水平来看,今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及高端制造业。同时,皮萨里德斯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应该通过鼓励教育、建立激励平台两种途径来帮助转型更加圆满的完成。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教授做精彩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的最后,2006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分享了自己对于待新常态问题的看法,并从学术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他认为新常态要变成一个好的经济状态,其中的关键是本地创新,国家需要鼓励创新,同时将公司企业的创新与国家层面的创新结合起来,突破行业的约束。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教授做精彩演讲


      圆桌讨论环节中,四位演讲嘉宾就“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如何解决失业率问题”、“如何理解广东的创新力”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圆桌对话环节
 

      “影响力?中国”是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携手《时代周报》打造的全新高端系列峰会。以“把握中国最热点,站在时代最前线”为定位,系列峰会将汇聚产业界、金融界、思想界最具影响力的先驱者与决策者,权威解读经济政策,共同探索中国经济新趋势,发表演讲、交流观点、集思广益,让最前沿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出火花。推动时代进程,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