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驱动质量管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23年海外课堂新加坡国立大学项目顺利开展

近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海外课堂GLOBAL CAMPUS(G-CAMP)——“质量管理”项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圆满完成。本次项目由我院MBA高级学术主任傅慧教授和专业学位办公室张芳老师带队,来自EMBA、MBA和MPAcc的32位同学参与,项目为期一周,通过课堂授课、社会参访、企业参访与跨文化交流等不同形式,让同学们对质量管理、新加坡商业环境及人文历史有了深度理解。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本期《质量管理》课程内容专门为高层管理者打造,课程形式丰富多彩,由课堂理论、参访实践和文化交流深度融合创新。本期课程侧重对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质量管理潜能和顶层设计的深入探讨,课程目标是将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理念传授给企业高管,帮助其理解、领导和实施企业高效质量管理项目。

 

课堂授课:质量管理和跨文化交流盛宴

新加坡工程学院创院院士、新加坡质量学会顾问吴桐毅教授和新加坡工程学院院士董润桢教授以新加坡独特多元的姓氏文化为序展开授课内容,从卓越运营、质量管理、服务过程管理、数据收集、系统工程等方面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数字变革下的质量管理和跨文化交流盛宴。两位教授博学而谦逊,耐心点拨、倾囊相授,通过工作中的实操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同学们利用从课堂中所汲取的理论应用解决实操困惑,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实践问题得以解决,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吴桐毅教授进行授课

新加坡国立大学董润桢教授进行授课

吴桐毅教授擅长构建知识体系,启发管理者顶层思维能力,同时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帮助高级管理者掌握质量为课程目标,他围绕质量特性、质量从业者、服务业质量特征三大要素授课,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决策力和领导力,掌握质量管理变革新趋势。董润桢教授在数据分析和系统工程领域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偏重于系统分析模型工具的实践应用和质量管理项目的落地实施,如六西格玛(6σ)的部署实施、工业4.0的推行。同学们在不断的思维冲击中,实现思维变革,获得系统思维力。

G-CAMP同学在《质量管理》课堂中积极互动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请教董教授如何在人力资源、采购、国际贸易等不同职能部门,以及制造业、医院、金融、互联网等不同行业中实施六西格玛。

 

此外,董润桢教授还邀请到系统工程和质量管理行业的两位专家——新加坡内政部Wong Hoong Yen副总裁和B Data(铠铂云技术)制造委员会和下一代网络委员会总经理Brandon Lee先生为同学们做商业实践分享。两位专家围绕“解决方案设计中的数据分析应用”、“如何利用数字编排平台和服务来实现业务目标并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展开分享,同学们注重汲取实践经验,针对如何更好的在生产供应实操中按订单生产(build to order)跟专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并结合所观察的社会现象,探讨数字智能化取代人类无差别劳动之后,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向,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社会参访和企业参访

课后,同学们参观了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内收藏了中山先生大量珍贵的革命活动照片和物品,睡过的铜床、用过的桌椅、最喜欢的白色皮鞋都按原来的式样陈列。循着革命足迹,追忆先生,青年人的使命澎湃在胸。作为中大学子,行万里路,始终谨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教诲;读万卷书,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G-CAMP师生参观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接下来,学员们参观了新加坡新生水工厂和虎牌酿酒厂。新加坡新生水工厂是全球最先进的污水净化工程工厂,也是新加坡通过高新技术手段解决的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难题、以保证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微过滤技术、反渗透技术、滤芯使用寿命等,再生水主要作为工业用水和少量的生活用水使用。参访同学对再生水达到可以饮用的标准而发出惊叹。

师生参观新生水工厂

走进虎牌酿酒厂,同学们参观了啤酒配料车间和灌装车间,感受到质量管理贯穿了整个生产流程,在细节中体现出“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理念。虎牌酿酒厂采用Build to order模式制订生产计划,厂区建设有太阳能板屋顶,提供了整个工厂所需用电总量的20%,彰显了环保理念。

师生参观虎牌啤酒工厂

 

 

结业与学习心得

在结业典礼上,董润桢教授通过分享自己被伯乐吴桐毅教授发现的过程,表达对同学们的赞赏,重述新加坡文化的包容、多元,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傅慧教授从课堂授课、同理心和终身学习三方面肯定了本期海外课堂的收获及对同学们的期待。吴桐毅教授对同学们的勤勉表示赞扬,并希望学员们能够坚持学习,坚持奋斗。

吴桐毅教授向同学颁发结业证书

最后董润桢教授和吴桐毅教授向本期参与海外课堂学习的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为此次新加坡G-CAMP项目画上了圆满句号。傅慧教授代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向董润桢教授和吴桐毅教授赠送了纪念品。

傅慧教授代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向董润桢教授赠送纪念品

傅慧教授代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向吴桐毅教授赠送纪念品

此次海外课堂,不仅使同学们了解到新加坡企业和城市管理中的系统思维,同时切身感受到新加坡多元文化和包容平等的民族氛围,并对系统思维、质量管理变革趋势等前沿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系统思维能力、质量管理领导力和变革领导力,继续探寻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学员学习感悟

EMBA  李惠

在为期一周新加坡学习中,我们打开了对质量管理的认知,提升了国际化视野和格局,感谢两位老师的倾囊相授!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实践,我感到非常开心,希望自己一直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EMBA  陆碧清

此次新加坡学习之旅,除了学到了非常实用的知识,还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如何学习与思考。学习是一种能力,“怎么学习”是我此行中学到的重要能力。

 

EMBA  张钰

这次新加坡的海外学习让我不仅感受到教授们的才气睿智,而且感受到了异国的文化。期待我们增长全球新视野、打开新思维、开启新篇章。

 

EMBA  陈尚

希望通过这参访,我们能灵活用VUCA能力应对不确定性,让我们自已成为最大的确定性,让无限探索成为可能。

 

MBA 李成英

通过课程和企业参访,我深切感受了新加坡的多元包容、国际化和人文关怀并重,两位教授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每次我和同行师兄师姐们的交流都有新的启发!希望和大家一直保持好奇心,提高质量管理的能力!

 

FIMBA  吕凤橙

感恩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同学和老师,让我们这次项目收获良多,整个过程也非常轻松愉快,收获颇丰。期待自己能够带着这次学习的成果,在未来在事业上能够有所成就。

 

FIMBA 李忠健

此次学习虽时间短,但质量不减,两位教授关于系统思维和价值质量的课程满满干货,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同学们思维碰撞,热烈交流。此行让我增加了知识厚度,拓宽了思维和眼界。

 

MBA 纪焕筠

吴教授把质量管理科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等非常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董教授把丰富的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指引我们运用数学模型、可视化图表等工具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在短短几天里,我们全程投入课堂,吸收知识并进行系统化思考,对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海外课堂项目

为培养“具有全球战略意识的企业家和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职业经理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MBA海外课堂Global Campus”(简称:G-CAMP)项目。项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统筹学生需求和学院资源制定境外学习、考察的主题和行程。项目采用课堂授课和专案实战相结合的体验式教育方式,漫步世界商界精英专属之地,浸润市场前沿之城,倾力打造商界教育精粹。通过参加G-CAMP项目,学员对知名商学院的访问和学习,与国际知名教授的近距离交流,切身感受顶级商学院的培养模式、授课风格、学习氛围;通过企业参访,与实业界人士就热点经济管理话题进行深入交流;通过深入的文化参观,了解异域的地理、历史、人文、生活。

目前已开展的课程: